2015年2月25日 星期三

三層甲板空母





  這是宇宙戰艦2199最近新出的一款MECHA COLLE系列模型,バルグレイ(PARUGURE)號三段甲板空母。早期宇宙戰艦的小盒裝模型當中就有這款,但是十分簡單,現在的這款模型作得很精細,而且為免膠水版,很輕易就可以完成。



模型的另一面。

2014年12月9日 星期二

N規ETHERTRAIN P35CH2700水泥斗車模型(加入影片)

 早期鐵路負擔了大宗物資的輸送任務,水泥也是其中一項。各大水泥廠為了運送水泥,自備了許多水泥斗車。過去它們的活動範圍很廣,只要有鐵路通往水泥廠所在之處幾乎都有,使用水泥斗車載運水泥成品的公司也很多,包括臺泥、幸福、信大、力霸、亞泥、嘉新等皆有類似的車輛。這些水泥斗車也是唯一一種全部不屬於鐵路局名下的私有車輛。
 然而隨著鐵路逐漸轉型客運為主,水泥廠的輸送方式產生改變,目前大約只有北迴線、宜蘭線沿線,以及縱貫線至五堵貨場為止,是這些水泥斗車最常出現的地方,使用這種車輛的,也只剩幸福水泥和亞洲水泥兩家。
 這是P35CH2700型水泥斗車模型。車體為ETHERTRAIN製作,轉向架則為Micro-Trains產品。此處我將其自行塗裝成幸福水泥式樣,並且加上兩端的扶手桿,編成水泥專列使用。據稱P35CH2700 起初是信大水泥用車。


模型全側面
 

水泥斗車模型(一)。


水泥斗車模型(二)。



水泥斗車貨列編成。


以下實車照片,皆攝於花蓮站貨場以及幸福水泥卸貨場。

P35CH2700實車。此型車屬於水泥斗車中的晚期型,造型比早期的水泥斗車來得矮,外觀線條也比較流暢;再加上它外觀較新穎,出現在各地的機會也多,因此在模型化的時候選定這種型式。目前已知幸福的2200、2800,以及亞洲水泥的2600型外觀與它大致類似。亞洲水泥的車輛有一些細部構造略有不同。


P35CH2700實車端面。


P35CH2700實車頂部走道及進料口。


車底管線。這是以空氣吹入管路,粉狀水泥便從右邊的卸料口落下。


實際作業情形。


 這次建造水泥斗車的過程中,部分車輛也被我改造成亞洲水泥式樣。主要在於兩端面各加上一片維修蓋板,兩側面中間則加上一裝載專用感測器視窗。此P35CH2600型實際上數量並不多。




水泥斗車運轉影片。


2014年10月31日 星期五

糖鐵沿線整理(二)──裝車場站月臺完成




 最近將場景中「甘蔗裝車場」加設一簡易月臺,並且附設簡易候車室以及行車室。這個候車室及行車室的型制是根據書本以及一些現實資料綜合所得,對面裝車臺則維持不變。至此,裝車場站已成為營業車站之一。





月臺狀況,屬於單面岸壁式。





車站的另一面。




車站全貌。

2014年10月7日 星期二

糖鐵沿線整理(一)


  
  最近將糖業鐵路沿線靠近鄉村地區的部分加以整理,主要在於沿線的馬路、房屋等之植設,使其看來更像民國六十年代的風貌。未來將加入更多細節,以使得場景更加完整。



糖業鐵路沿線(一)。

2014年8月23日 星期六

農業地區部分基礎完成


 
 這是場景右側的農業地區,整個區塊為窄軌鐵路所圍繞。經過一段時間的建設之後,目前已經可以看出基本外觀,未來即以加入細節為主。




農業地區之一部分。右下方設定為甘蔗田,後方則為一小鎮。遠方則尚未完成。

2014年6月27日 星期五

N規鐵支路EMU700模型(現行塗裝)







 近日購入鐵支路EMU700型電聯車模型,實車為臺鐵於2007年引進之高性能電聯車,設計上沿續了之前電聯車一組四輛的編成,只是各組僅一端有駕駛室,故正常為兩組相對固定聯掛,與同時引進的太魯閣號相同。前三組由日本原裝進口時亦承繼了EMU400/500/600的塗裝,側面為類似的藍白條,端面則為藍色及黑色,後來臺灣車輛製造者則加上黃條,端面也變為灰白色,隨後日本原裝車也跟進改色。此車無論在動力及內裝皆較先前之電聯車大有進步,直可媲美捷運列車,目前已為北部通勤區間的主力電車之一。

2014年5月20日 星期二

改造SA32820 冷氣花車模型

 
 
 
  這是用ETHERTRAIN 觀光號改造的SA32820 冷氣花車。此車原為早期購入的套件,曾經作成觀光號外觀,但整體並不成功,擱置多年後改造為此冷氣花車。這次改裝,重點在於車身兩側各加開一與原車窗同寬的「貴賓門」,該車門以GREENMAX 車廂套件中常見的通道門加以流用,其他則與一般觀光號並無太大不同。
 

 
 
 
 
冷氣花車外觀(一)
 

2014年5月13日 星期二

N規ETHERTRAIN 觀光號模型

 這是由ETERTRAIN所製作的觀光號模型,算是早期的作品。觀光號實車為台鐵第一種空調高級客車,原本塗裝類似對號快的藍底白條,差別僅在十三個大窗,以及預留空調機空間。後來加裝空調設備,民國五十九年之後又為配合莒光號而改為紅色啞鈴塗裝,牽引機車也不限之前的R20,而可由R100牽引。



最近再購入一輛觀光號車廂,這次與早期作品之不同在於增加「非」字形風檔及內裝,比以往更加精細。

2014年4月17日 星期四

住宅區初步完成


 這是場景內住宅區初步完成的景象。除了先前完成的獨棟住宅和集合式住宅,現在也將新建的混雜住宅建築加入其中。混雜住宅的方向略有變化,主要是考慮地基的形狀與空間利用效率。中間將會有一條彎曲的馬路,並穿過鐵路下方,藉以表現某些都市近郊的景色。這些將會隨著細節工程的進行而慢慢完成。





2014年3月11日 星期二

混雜住宅群完成



  這是場景內住宅區另一側的混雜住宅群。其構想來自臺灣一些早期的集合住宅,更多是來自香港的九龍寨城。建物本身為日本的紙模型,我加以改造而成。這個部分使用模組的概念,未來即使場景改建也可以整塊遷移,十分方便;同時,其中除了之前作過許多次的飲食攤子或克難小店,更加入了翻模製成的水塔,以及在新概念下成形之晾曬衣物。建物上的鐵窗則是以翻照書本後印出作成,屬於平面的簡易方式,但是加入頂上的浪板後,遠看還是很有真實感。由於本住宅群預定地點在場景的中間,不易近看,故以此方式就可以得到非常好的效果。



住宅群正面。


2014年1月28日 星期二

N規鐵支路EMU100 模型



  最近購入鐵支路的EMU100 模型。實車諸元及介紹在各書籍及網站皆可輕易查閱,故不在此贅述。EMU100 近年因車輛狀況逐漸不符理想,已經實質退出定期客運行列,僅計畫留下部分編組作為動態保存用;2013年底由於黃色小鴨在基隆展示,為疏運旅客再次修復兩編組復出擔任臺北至基隆間加班自強號而引起大家關注。這次正好有機會接觸EMU100 實車,也趁此拍攝了一些照片。


2014年1月16日 星期四

機場加入新設備


  機場最近加入新購登機梯車及舉昇式補給車,均為烏克蘭EASTERN EXPRESS產品。這個算是比較少見的東西,雖然原型為前蘇聯的作品,不過放在機場裡,仍可使機場的運作看來更加完整。



登機梯,此為矮型。

2013年11月24日 星期日

1/144 Aviation Traders ATL-98 (Roden )


 這是1/144 Aviation Traders ATL-98 模型,實機為英國早期載運汽車等來往英倫三島和英法海峽間而使用的客貨兩用機。此機構型極為特殊,大到與機身不成比例的頭部讓人印象深刻,甚至覺得超越現實,之所以如此設計是因為必需從機首容納汽車等大型貨物,將DC-4的駕駛艙上移改裝而成。英國類似的大頭飛機並不止這一種,Armstrong Whitworth Argosy 跟 Bristol 170 Freighter 都是很有名的機種。






2013年10月2日 星期三

1/144 One-Piece (海賊王)黃金梅利號帆船停泊改造版





 這是由1/144 BANDAI WORLD SCALE ONEPIECE 套件所組合成的「黃金梅利號」(GOING MERRY,後譯「前進梅利號」)。原始形態為揚帆狀態,最近將其改造為收帆停泊,並且作成水線形式,也加上了主桅兩側的桅索。此船在原始動畫中設定並不大,基本上大約和一節火車車廂長度差不多。


梅利號停靠碼頭狀態(一)





當初購入的重點之一:讓海賊團成員搭乘火車。
因為他們的比例與N比例火車類似,這樣作也似乎十分搭配。 




停靠於碼頭(二),旁邊是套件中所附人物,
蒙其.D.魯夫。可見此船並不大。



也可以作為無動力船被拖船牽引。


2013年9月9日 星期一

月臺裝設開車號訊燈



  這是最近在月臺所裝設的開車號訊燈。是以KATO月臺套件內所附之零件為基礎,再加以翻製而成。配合先前所裝設的停車標等,可使場景更加完整。





月臺雨棚端面之號訊燈。


場景內漁港細部加強

  最近將漁港之細節加強,主要為加入人物及一些小物件,使整體看來更具真實感。



漁港陸側,此為集中場。

2013年8月18日 星期日

部分建物細節改善

    最近將場景內部分已存在建物之細節加強,以使整體更具完成感,未來還會陸續有更多改善工作要進行。




T牌汽車營業所,後面附保養廠。屋頂上的標誌是撿來的。


2013年7月20日 星期六

住宅區南側大致整理完成

 住宅區南側大致已整理完成。這次的重點在巷道的規畫,而巷道之成形,先要將住宅圍牆定位。因此這幾天將各住宅的圍牆及大門放置完成,再加入巷道標線,日後待加入巷道內的電線桿、路燈,以及各宅院子裡的細節之後,即可完成。
 這個住宅區屬於獨門獨院、棋盤式規畫的社區,未來北側住宅區則將是較為舊式的規畫。







住宅區南側大致樣貌。上方有幾棟集合式住宅,屬另一個社區,右邊未來則會有一條馬路。


2013年6月23日 星期日

糖業鐵路潭尾站


 最近將糖業鐵路的潭尾車站主體完成。此站為場景中窄軌系統之主要車站,軌道部分採用Marklin 產品,部分則是Micro-trains 製品。此次盡量將印象中臺糖鐵路的印象集合在一個部分,包括低矮的月臺,較為陳舊的設備,以及站外由省鐵門前廣場通過的路線等。


車站正面,站外路線即從廣場通過。這樣的車站在現實中有過幾處,比較為人所知的是斗南站及鳳山站。

2013年5月14日 星期二

「海原電鐵」車輛試車

 在日本株式会社さんけい製作的紙模型當中,宮崎駿卡通內的建物自成一個系列,而在這一系列產品中,又以《千與千尋》(或譯〈神隱少女〉)為最大宗。《千與千尋》的內容及其所欲表達之意義,例如諷刺人們的貪婪、反思人類對大自然之破壞等等,許多網站及文章已有論述,在此不加贅言。不過這卡通從一開頭就有個東西,也就是火車在串場。女主角荻野千尋跟著父母進入看似報廢主題公園的大門時,就已聽到火車的聲音;其後千尋來到通往「油屋」的橋上,便看見一列兩輛編成的火車駛過橋下(後來有一幕注意看還可看出鐵路有側線通往『油屋』下方)。隨著情節進展,鐵路及火車一次次出現,從千尋與其他人的對話中可知它通往遠方,特別的是路線後來即使被淹在水裡還是繼續運行,最終還成為千尋及無臉男等人前往錢婆婆家的重要交通工具。許多人一定對這火車在水中開行的畫面印象深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