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山鐵道場景建設工程進行中...
2013年9月9日 星期一
月臺裝設開車號訊燈
這是最近在月臺所裝設的開車號訊燈。是以KATO月臺套件內所附之零件為基礎,再加以翻製而成。配合先前所裝設的停車標等,可使場景更加完整。
月臺雨棚端面之號訊燈。
閱讀更多 »
場景內漁港細部加強
最近將漁港之細節加強,主要為加入人物及一些小物件,使整體看來更具真實感。
漁港陸側,此為集中場。
閱讀更多 »
2013年8月18日 星期日
部分建物細節改善
最近將場景內部分已存在建物之細節加強,以使整體更具完成感,未來還會陸續有更多改善工作要進行。
T牌汽車營業所,後面附保養廠。屋頂上的標誌是撿來的。
閱讀更多 »
2013年7月20日 星期六
住宅區南側大致整理完成
住宅區南側大致已整理完成。這次的重點在巷道的規畫,而巷道之成形,先要將住宅圍牆定位。因此這幾天將各住宅的圍牆及大門放置完成,再加入巷道標線,日後待加入巷道內的電線桿、路燈,以及各宅院子裡的細節之後,即可完成。
這個住宅區屬於獨門獨院、棋盤式規畫的社區,未來北側住宅區則將是較為舊式的規畫。
住宅區南側大致樣貌。上方有幾棟集合式住宅,屬另一個社區,右邊未來則會有一條馬路。
閱讀更多 »
2013年6月23日 星期日
糖業鐵路潭尾站
最近將糖業鐵路的潭尾車站主體完成。此站為場景中窄軌系統之主要車站,軌道部分採用Marklin 產品,部分則是Micro-trains 製品。此次盡量將印象中臺糖鐵路的印象集合在一個部分,包括低矮的月臺,較為陳舊的設備,以及站外由省鐵門前廣場通過的路線等。
車站正面,站外路線即從廣場通過。這樣的車站在現實中有過幾處,比較為人所知的是斗南站及鳳山站。
閱讀更多 »
2013年5月14日 星期二
「海原電鐵」車輛試車
在日本
株式会社さんけい
製作的紙模型當中,宮崎駿卡通內的建物自成一個系列,而在這一系列產品中,又以《千與千尋》(或譯〈神隱少女〉)為最大宗。《千與千尋》的內容及其所欲表達之意義,例如諷刺人們的貪婪、反思人類對大自然之破壞等等,許多網站及文章已有論述,在此不加贅言。不過這卡通從一開頭就有個東西,也就是火車在串場。女主角荻野千尋跟著父母進入看似報廢主題公園的大門時,就已聽到火車的聲音;其後千尋來到通往「油屋」的橋上,便看見一列兩輛編成的火車駛過橋下(後來有一幕注意看還可看出鐵路有側線通往『油屋』下方)。隨著情節進展,鐵路及火車一次次出現,從千尋與其他人的對話中可知它通往遠方,特別的是路線後來即使被淹在水裡還是繼續運行,最終還成為千尋及無臉男等人前往錢婆婆家的重要交通工具。許多人一定對這火車在水中開行的畫面印象深刻。
閱讀更多 »
2013年4月3日 星期三
站前廣場整理
近日將站前廣場加以充實,除了加入人物,更加入一些摩托車。這些摩托車是以先前所述的翻模方式大量複製,放在場景裡可使整體看起來不會單調。而且在臺灣,隨處可見摩托車停放,這樣的小東西雖然並不算十分精密,但在場景裡也能增加不少趣味。
站前廣場。這次增加了圖中偏左停放的摩托車。
站前廣場,從另一個角度望去。
2013年3月18日 星期一
圖片 2013/3/18
不知該用什麼來形容的一張圖。
2013年2月16日 星期六
加入MINITRIX德製機車
近日購入MINITRIX 德式V200柴電機車,實車為前蘇聯製造,在前東德運轉。另外也購入一部BR03-10蒸汽機車,該車應為戰後型。這也是第一次有德製蒸汽機車加入運轉行列。基本上,德國工藝還是要比日本先進,所以其鐵道模型精密度也高出一截;不過其蒸汽機車模型為了像真度,而將動力集中於煤水車,通常會造成其牽引力低下,所以孰為優劣,可能還要取決於使用者的看法。
V200柴電機車。
BR03蒸汽機車。
2012年11月13日 星期二
某月某日雙溪附近有感
兩隻小土狗,結伴鐵路遊。
聽見火輪響,分頭狂奔走。
小白向左偏,幸哉把命留。
小黃往回轉,迎面撞車頭。
肉身對鋼鐵,魂魄瞬間勾。
軀殼棄道旁,孤單無人收。
蒼蠅非關切,實則競逐臭。
他日見小黃,腫脹似皮球。
小黃復小黃,非我奪你壽。
倘若有來生,莫在此晃悠。
──原發表於「臉書」,此處略有改寫
2012年3月20日 星期二
《龍貓》裡草壁一家人住宅完工
這是日本
株式会社さんけい
製作的紙模型,其中有一系列以宮崎駿卡通內建物為藍本設定的產品,臺灣應該沒有進口。最近在偶然的機會裡收到了這些房子,趁著幾個休假日將它們完成,未來它們應當也會使用在新建的場景中,尤其是《龍貓》裡那棟和洋混合建物,或許可以用在某些舊型住宅上。
盒子外觀,跟一般的DVD盒大小差不多。
閱讀更多 »
2012年1月12日 星期四
N規EMU500彩繪車
這是2011年七月短暫出現的音樂祭彩繪電車。EMU500其實出現彩繪的比例不算太多,較為人所知的是以前出現過的中原大學彩繪車。這次音樂祭彩繪總共只存在不到三個星期,活動結束後即拆除恢復原塗裝。
EMC車。
閱讀更多 »
2011年9月19日 星期一
漁港──魚市場完成
這是漁港旁邊的市場,總共分為兩塊。當中除了賣魚類海鮮的小販,也有賣海產料理的攤子,例如蚵仔煎、烤魷魚等等。這也是第一次嘗試將所有攤位集中在一個地塊上,形成集中市場的模樣。
先依地形裁出適合大小的模型膠板。
閱讀更多 »
2011年6月29日 星期三
N規ETHERTRAIN 35C21000型篷車
最近新購的
ETHERTRAIN
21000型篷車已經大致完成,此車是
ETHERTRAIN
首次貨車作品,車身精密度相當高。這款貨車為35噸篷車數量最多的一型,散見於台鐵各路線附近以及各機務段。其後之22000~25000型幾乎可說是以此車為藍本建造,僅在車下機構等部分略有不同,因此它也可視為此類篷車的標準型。
閱讀更多 »
2011年4月15日 星期五
兩段影片
這是兩段由台灣電影公司拍攝的省政府宣傳片。第一段內容是鐵路電氣化,當中拍到電力機車以及EMU100型自強號當年的模樣,自強號內部的豪華設備,如今只能從這些影片中去尋找了。
閱讀更多 »
2011年1月20日 星期四
小狗請不要在鐵道上談戀愛
任何一個有基本常識的人都知道,在鐵道上玩耍是不應該而且危險的。事實上不僅鐵道,馬路也是,從小大家都聽過「馬路如虎口」,汽機車也有它們的危險性。因此人們多半曉得要與這些現代化運具保持一定的距離,以免惹禍上身。
但是動物並不知道這件事。最近報紙上刊登了高速鐵路鳥擊,還有高速公路設置動物通道等,在在說明動物與現代化交通工具之間的衝突。這些都不是新聞,輪船撞鯨魚,飛機撞小鳥之類事件國內外所在多有,
吉尼爾斯.L教官的部落格
就曾記述飛機的鳥擊事件。某些報導高鐵鳥擊事件的文章引用專家學者的意見,認為鳥類會學習,族群會淘汰,一段時日之後,鳥擊事件自然會減少。
鐵路上也常有撞到貓、狗的事情,車子行駛當中常可見到這些動物的殘骸,甚至還曾看到大鳥(烏鴉?老鷹?)在線路上爭食這些東西,讓人感覺怎麼好像轉到動物星球頻道。以前剛見習時,師父就告訴我,看見路線上的狗,只要火車來往左右跑開(或慢慢走開)的,那一定是「老鐵路」;人家養的狗,則會依動物本能,順著火車的方向,被火車追著跑,那種幾乎必死無疑。不過只要經過幾次之後還沒死,牠們就會變成老鐵路,活著印證專家的說法。
言歸正傳。有一天,我駕著電車在西幹線行駛,正在某個直線段,時速約一百公里,忽然看見左邊軌條上有異物,經確認為犬隻,立即鳴笛示警。在烏鴉電車非常粗嘎難聽的喇叭聲中,我看著牠們愈來愈近,我發現那是一隻捲毛白狗跟一隻黑色土狗。本來牠們雙雙站在路線上看著鐵路對面,聽見電車的聲音,立刻有反應,然而──
同樣是狗,命運大不相同。
白狗一回身離開道枕木範圍,隨即消失在視界左側;黑狗卻如傳說中那般,順著軌道方向沒命奔逃。我看見牠後背黑色短毛的烏亮光澤隨著身體不停的伸縮而規律變化,但那僅僅一兩秒而已,隨後牠彷彿遭受一股無形力量召喚並牢牢吸附,被石碴的洪流沖入我腳下。隔著鞋底與地板,我仍能感覺那一聲撞擊之後,某些東西在金屬間拍打的震動。
後來我在想的其實不是那隻黑狗,我反而一直在想那隻白狗。或許牠跟黑狗本來正在上演類似《小姐與流氓》的情節,現在完全不是那回事了;或許從那天以後,附近的人們常會在月黑風高的夜晚聽到一隻捲毛白色小狗跑到鐵路邊吹狗螺......
不過有件事我一直想不明白,照理說該死的應該是那隻捲毛白狗,怎麼會是那隻黑色土狗呢?算了,有些事也許不能用理論來解釋,或者說,事情並不像表面上所見的那樣簡單吧。
2010年5月28日 星期五
火車上的廁所
談起火車上的廁所,許多人一定會在遙遠的記憶中想起那個車廂廁所門口貼著個「停車時請勿使用」的牌子,並且在眼前清楚浮現出從馬桶的那個洞向下望,一根根枕木正快速向後移動,如咖啡色帶點灰色幻影的老舊電影畫面。早期因為人口並不密集,火車一旦離開城市,鐵路沿線人口就少很多,當然不必花錢去投資什麼處理設備,反正「東西」落在道碴上,自己慢慢就風化掉了。
不過這樣有個小小的缺點,在列車停靠站內之際,絕對不能使用廁所。以前我在每天搭乘
舊淡水線上下學那段日子,有一次便在新北投火車站發現,不知哪個傢伙在柴油客車靠站期間使用廁所,製造出來的產物又好死不死堆在某根枕木上,造成接下來好長一段時間,每回等車時都得面對那堆上頭還插著一朵衛生紙花的小山,於是我就只好像從事某種科學觀察似的,天天看著它愈來愈乾癟,終於有一天變成GOOGLE地圖上的喜馬拉雅山──儘管已經成為平面,頂上那塊白依舊清晰可見。
閱讀更多 »
2010年5月9日 星期日
又愛又恨ATP
從很久以前,鐵路局(或者說許多大型公私機關都是)就有一個「傳統」,常常在運作中發現某些大問題之後,便針對這個問題想出解決之道,並且買進設備或改變運作方式,直到下次再發現其他的問題,才會因應這新問題而作出改變並增加新的模式。也有可能新的設備及方式衍生出新的問題,使他們不得不再想出另一個方法來解決它。如此週而復始,疊床架屋,終於使整個機關的運作看來十分「奇特」。
最顯著的例子,就是自強號的塗裝,因為頭前溪事故的發生,使得EMU100型自強號駕駛端面改塗俗稱「貓頭鷹臉」的警戒色,影響所及,後來多達六、七款不同型式的自強號電聯車或柴聯車都漆上這種顏色,直到PP出現(那其實又是另一個類似的故事)才算告一段落。這樣的例子不勝枚舉,以前提過的電車停車標,正是其中一項。
台鐵的行車保安系統也是這樣的產物。早年鐵路並沒有什麼保安系統,全靠司機員的注意力,但人總有疏忽的時候,所以曾經發生好幾次事故,也沒有人重視。終於民國六十年代中期轟動一時的
談文對撞事故
,這才引起了政府的注意,而在鐵路電氣化同時加裝ATS系統。不過這ATS系統實屬被動式防護,如果列車遇見險阻號誌,感應後是會停車,但因感應子跟號誌距離並不遠,所以這只能減低災害,某些狀況下仍有可能發生事故。並且這ATS後來故障頻傳,最後又引起了造橋大車禍。後來雖然有改良ATS,加裝預告感應子,成為ATP的雛型,不過因其為點狀監控,列車如果過了預告點減速後再加速,還是無法防止事故,終於,政府下定決心,花了大把金錢購入了史無前例的設備──ATP,也就是列車自動防護系統。
這套破天荒的系統講起來非常先進,它是以線狀監控列車動態,車上的電腦配合車速立刻計算至下一個限速點或者號誌還有多遠,且由於電腦會載入車輛的各種性能(尤其是列車長度及制軔能力),會演算出最適當的曲線,使得列車可以在號誌機之前安全的停車。同時它強大的功能,除了防止冒進號誌,更可防止過站不停,通過轉轍器時也不必再擔心超速,一次解決了鐵路局多年來許多「心頭大患」...
聽起來這世界真是美好。可是太陽底下總有陰影,ATP也不能例外。由於這些設備相當精密而複雜,首先感應子就耐不住台灣夏季的酷熱,紛紛中暑故障,而且車上設備牽涉到許多氣軔管路及考克,只要中間有一個損壞或者無火回送後沒有復位,ATP就無法啟用,車子也就開不了,使用初期因機班人員不熟悉造成的狀況,可說難以估算,甚至最後導致大里事故,為ATP寫下悲慘的一頁。
所幸在鐵路局人員的努力之下,如今ATP已是正常使用,您看當它開機以後,畫面上一片詳和,紅線顯示初啟用限速25公里。
閱讀更多 »
2010年4月28日 星期三
消失的停車標
世界上有了火車這種東西之後,大家便發現它的運作牽涉許多問題,例如怎麼確保一條路線上的火車不會對撞或追撞,於是有了閉塞制度;隨著火車愈來愈長,車重相對也增加,軔機(煞車)就不能再像汽車那樣使用機械式或者油壓式,於是有了空氣軔機系統;又因為列車調度頻繁,舊型螺旋連結器安全度低且不方便,於是又有了自動連結器的發明......
當然,再談下去還有很多,不過在我們台鐵,有件事情倒是一直解決不了,那就是停車標。
早年的火車,說實在話,只要全車能在月台邊停下來就好了,反正旅客自己上車找位置坐,而且車廂長度也不太一樣,停哪並沒有什麼太大意義。後來有了對號列車,車廂也逐漸統一為二十公尺,於是有了「車序牌」的設置,原則上司機自己要記得後面拖了幾節車廂,機車不算,可能的話還要扣掉什麼行李車、電源車,反正就是讓每節辦客的車廂大致對準車序牌,使旅客可以依車序牌上車即可。
閱讀更多 »
2010年4月16日 星期五
撞到一隻狗
自從進入鐵路機班,師傅們就一直向我們這些後輩提到:往後的日子沒撞到什麼是不可能的事。這當然早就有所覺悟,而且在員訓所,看過闖平交道被撞的畫面、甚至現場照片不說,還有同學推薦某個恐怖網站,裡頭什麼撞死摔死的畫面沒有,我猜那時便有人偷偷在家一個人關在房裡,邊捂著胸口邊深吸一口氣,看著影片裡救難人員把那個車禍中被撞掉的臉再放回死者的腦洞前面(天啊,中間是夾著一層肉醬嗎),似乎藉由這樣激烈的過程,未來就可以對某些事得到免疫似的。我幾乎可以想像那傢伙第一次看到這畫面時歪臉皺眉的表情。
講起來是很簡單。不過這全都設定在非常「完美」的狀態,撞到就得面對,不過我乘務中第一次撞到大型動物,結果跟我想的完全不一樣。
那時我才坐在助理位置幾個月,其實之前就曾經偶而撞過小鳥之類,幾乎沒什麼感覺。當天我坐在柴油客車的助理側,車子一路輕快地從花蓮來到蘭陽平原。從宜蘭重新出發後順利地通過四城站,夜幕已然低垂,視界可見唯有頭燈所及處,遠方溫泉鄉燈火依稀在目。就在列車以百公里速度越過第二閉塞,忽然──
前面有個東西!
一隻黃色的狗。當時我還沒想到那叫黃金獵犬,只看見牠黃色的身軀,那條看上去略有些篷鬆的尾巴,最重要的,是兩顆在燈光照耀下閃著橙黃色的眼睛。牠看著我們這邊,原先牠正由路線左邊渡向右邊,這時牠停了下來。同時,我的師父踩下氣喇叭踏板。
要命的是,這狗本來已經過了一半,聽見火車駛來,忽然往後退一步,這下牠整個橫在路線上。如此距離要停車已經不可能,只好眼睜睜看著那兩團無助沒入車頭前方的黑暗中,隨後過了不知多久,我感覺應該有好幾秒,但那一定是錯覺,反正在內心一片寂靜的等待中──
碰!
火車跟著重重跳了一下,鐵達尼號撞冰山大概不過如此。可是我們的命運跟鐵達尼號也沒什麼差別,幾秒鐘後,客室燈火減半,冷氣也沒了,這代表列車電源已經出了問題;同時儀表板某個顯示燈熄滅,跳線可能亦受到打擊。
不久,車子抵達礁溪站,列車長跟隨車機務員都跑到前面來,列車長告訴我們後幾節車廂客室有塊玻璃外層破裂,附近旅客已經安排疏散,機務員則說中間兩部出發時啟動的電源車全都熄火,大家巡視後討論的結果,認為動力沒有問題,列車可以繼續前行,只是機務員要去把剩下的那一部電源車試著發動,否則會沒有冷氣。機務員告訴我們,他坐在後端駕駛室,看見當時車後一片飛沙走石,猜想擊破客室玻璃的石頭就是那時揚起來的。
當然,後來列車還沒離開宜蘭縣,電源車就已啟動,供電也恢復正常。只是一路上,那兩顆因反射燈光而顯得特別明亮的眼睛總在擋風玻璃前兀自縈繞不去。濫情的人應該會想,那雙眼睛曾經接觸何種溫暖,如今卻被放逐到冰冷的軌道上任其自生自滅。好吧,我承認,我是那種有點濫情的人,可是我覺得這種時候火車,以及開火車的人,應該是更可憐的吧?
較新的文章
較舊的文章
首頁
訂閱:
文章 (Atom)